close

48385045_2169862503073001_4073590091560255488_n.jpg

「賴醫師,我們又來了!」
「怎麼又來了?是上次的問題嗎?」
(賴醫師內心深感挫折,又是一個治不好的嗎?)
「對啊!姊姊還是鼻子的問題。」媽媽面帶微笑的說。
「喔!讓我看看!」

過了五分鐘⋯⋯
「症狀還好啊!比病例上記錄的好得多。」
「對啊!就剩早上有一點打噴嚏、咳嗽。賴醫師你知道嗎?姊姊剛吃藥的那三天變超嚴重的,咳個不停,狂流鼻涕,還不停打噴嚏,我一直想說要不要再帶來給你看。可是你說吃一個星期,不管怎樣都要吃完,現在好超多的說!」
(咦!我有說過這種話嗎?)

陳姊姊七歲多,之前生病都吃西藥,這次西藥一吃就吃了兩個月,吃到媽媽覺得不對勁,「為什麼女兒一直在吃藥啊」,才被朋友騙(介紹)來看賴醫師。
她的主要症狀就是感冒,吹風打噴嚏,嚴重的鼻塞(須要用嘴巴呼吸),鼻甲腫大,鼻涕非常的多。令賴醫師驚訝的不是姊姊的症狀改善很多,而是症狀變嚴重的時間居然持續了三天。

這讓我想到一句古語「藥不瞑眩,其病不瘳」⋯⋯

小編:「賴醫師,這幾個字怎麼念啊?」
賴醫師:「我幫大家注音一下好了,瞑眩的注音是ㄇㄧㄢˋ ㄒㄩㄢˋ,瘳的注音是ㄔㄡ。」
小編:「那什麼意思啊?」
賴醫師:「瞑眩的意思是『服藥後產生頭暈目眩的反應』,瘳的意思是『病情好轉,引申為疾病痊愈』。」
小編:「那整句話是什麼意思?」
賴醫師:「我正要講,你一直打岔是什麼意思啊!」
小編:「是是是!小的知錯、小的退下!」
賴醫師:「被你搞得我現在都沒有心情了啦!」

(賴醫師噴火5分鐘後)


這句話的意思,就是吃藥以後如果沒有出現頭暈目眩的症狀,病就不會好。賴醫師之前的經驗,像陳姐姐這種病況,服藥後通常會變得更嚴重,接下來才會有戲劇性的好轉。通常變嚴重的時間大概大概都是一晚或是一天(二十四小時),從來沒有遇過嚴重狀況持續三天的。也許有些醫師口中的「排毒反應」真的是存在的。

但賴醫師還是要跟大家報告,「藥不瞑眩,其病不瘳」這句話,還是要建立在醫師確切的臨床經驗上,而不是病況變嚴重了,我們就自己認為是「排毒反應」。如果使用了某一種治療方法後,引起了劇烈的嚴重反應,最好還是趕緊找醫師判斷比較保險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中醫爸爸賴韋圳 的頭像
    中醫爸爸賴韋圳

    兒科三百首 賴韋圳中醫師

    中醫爸爸賴韋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