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上次有人問我什麼是中醫裡所謂腸胃型的感冒。賴醫師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。因為這種分型真的是心中了了,口中難言。
先讓我們知道學習中醫絕對不能用西醫的診斷方法來學習。
我們談傷寒論,一定會談到三陽三陰辨證,再細分下去就會說到各個湯證的辨症。
桂枝湯的辨症,要先複誦這條文:『太陽病,頭痛發熱,汗出惡風者,桂枝湯主之。』
賴醫師比較喜歡直接用湯液辨證,因為簡單、直接、有效、易學。
像桂枝湯的證型就是『頭痛發熱,惡風,惡寒,鼻鳴,乾嘔』但這些都沒那麼重要,指要見到一症就可以了,重點是脈弱汗出。
如果是呼吸道發炎,肺與皮毛相表裡,孩子肯定是如果是高熱、無汗。(這裡的高熱是指膚觸,非指溫度計上的溫度)
如果是腸胃道或泌尿道的發炎,這類的發燒多半侷限於腹部,或一陣陣極度的惡風寒(棉被蓋不暖),一陣陣的出汗,或完全沒汗。
這種證都會有脈緊,滑,數的陽脈。小朋友原本脈就較快速也要小心辨別。
先從歷史背景來說,中國古代務農人家,主食單一,不是米,就是麵,就連地瓜,玉米都是後來才傳進來的。肉類一年吃不上幾次。運氣好,家裡的豬雞得了病死掉,也會趕快煮了吃掉,打打牙祭。看古醫書常告誡不可食字死牛馬雞就知道,以前一般民眾是多麼困苦,營養是多麼的不足。
在這種情形下,腸胃為後天之本,自然不會太好。生病多半是因為身體虛弱,免疫力不足所致。所以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首,為一強壯劑,自然是一個合理的解釋。因此『病人臟無他病,時發熱自汗出而不癒者,皆可主之』
簡單的說,只要是虛弱汗出的太陽中風症,就是桂枝湯的標準症。不論是外感風寒的表症,身體虛弱者,產後病後發熱汗出,甚至惡阻,腹痛,便秘….等,都是可以用桂枝湯加減治療的。
自古至今,都有醫生不喜歡桂枝,古代像李東垣先生,現代就更多了。我們可以推測是環境問題讓這些醫生不易見到這類患者。例如:現在的孩子多半衣食豐足,肉類、動物類食物取得容易,自然有些中醫師會認為桂枝湯類不適合兒童使用。
但是否全部孩子都不適合這個湯劑呢?
當然不是。
那是否全部孩子都適合這個湯劑呢?
當然不是。
中醫的精髓在於辯證,精華在於藥證合宜。
所以,有是證用是藥,學醫者當心如明鏡台,不能先存有定見,方無誤人。
看起來中醫之路就是一條漸修之路。需時時勤拂拭,勿使惹塵埃。

至於三陽三陰辯證,其實賴醫師不是很愛這種分類法,先不論條文的錯簡、衍文。就太陽篇上中下就常讓一般初學者混亂不堪。更不論藥劑條文被隨意置放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中醫爸爸賴韋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