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小朋友肌張力過高

上回提到小朋友肌肉張力低下的問題。有朋友問到:小朋友肌張力過高要怎麼處理呢?
老實說,賴醫師覺得這兩個問題都不是一言兩語能夠解釋的。
先讓我們討論一下,肌肉張力的問題。
肌肉張力是讓身體維持各種靜止姿勢,和正常運動的基礎。例如我們躺下不動時,身體各部肌肉還是有一定的張力。站或坐著時,身體肌肉也要保持一定張力,以保持姿勢的穩定。在運動過程中的肌肉張力,可以保證肌肉運動連續、滑順,不會顫抖、抽搐。
小朋友肌肉張力低下明顯表徵就是沒力虛弱。
而肌張力過高就會出現許多各種不同問題,例如:局部姿勢的異常,動作生硬,容易受到驚嚇。
然而肌張力的發育過程表現為新生兒時期屈肌張力增高,隨著月齡增長肌張力逐漸減低轉為正常。所以小朋友出現肌張力高,首先考慮屬於正常徵象,待小兒逐漸長大,神經系統發育完全,則可逐漸消失。
如果是小朋友有局部的肌張力不全的現象,我們可以朝向兩個方向來討論,一個是後天運動系統傷害造成,這個情況,癒後多半良好,只要找出是那塊肌肉有張力不正常的現象,施以針灸,按摩,搭配內服中藥多半就會好。
可是如果是神經系統或遺傳型的疾病,治療上就麻煩很多。
臨床上常見的小朋友肌張力過高,多半是因為產傷或黃疸導致腦部損傷。
如果是全身性的問題,爸爸媽媽也不要太過擔心。因為輕微的肌張力過高真的很容易誤診,小朋友在不熟悉的環境,被不熟悉的醫師伯伯診療。大多會因為緊張導致肌張力過高。
賴醫師認為因為腦損傷導致肌張力過高的小朋友,雖大多不如中醫典籍裡所描述的五硬那麼嚴重。
還是要辯證論治,按時服藥外,尚須配合外治法治療,例如按摩針灸等。
最重要的還是父母親的愛心和耐心。

附註:
(一) 五硬:手硬、腳硬、腰硬、肉硬、頸硬。仰頭取氣,難以動搖,氣壅疼痛連及胸膈,手心足心冰冷而硬,名曰五硬。
(二) 一般這類的疾病,中醫或從傷寒論的六陽六陰辯證,或依金匱痙病治療。但必須配合臟腑辯證,例如:柴芍六君子湯加減,抑肝補脾,加上補益先後天的藥物,癒後效果較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中醫爸爸賴韋圳 的頭像
    中醫爸爸賴韋圳

    兒科三百首 賴韋圳中醫師

    中醫爸爸賴韋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